
小編按:根據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建立的是勞務關系,有爭議的是達到退休年齡后但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繼續用工建立的是何種關系,司法實踐中并不統一。
從目前實際情況看,國內多數地區法院認為建立的是勞務關系,但也有地區認為建立的是勞動關系,還有個別地區認為建立特殊勞動關系,司法很任性,群眾很受傷!那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對此問題是什么觀點呢?
人社部在《對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4419號建議的答復》(人社建字〔2016〕69號)中認為:《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1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按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者只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無論其是否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勞動合同自然終止。女工人年滿50周歲仍繼續就業的,不屬勞動關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對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4419號建議的答復
人社建字〔2016〕69號
您提出的關于放寬家政服務人員年齡范圍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工作。近年來,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和各地發展家庭服務業工作協調機構,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務院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落實《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43號),推動發展家庭服務業工作取得新進展。但家庭服務業發展與社會需求、群眾期望比,總體上還有不小差距,多數家政服務員的年齡偏大,主要集中在40-60歲之間,就業培訓政策能否覆蓋到這部分群體,直接關系到家政服務員的隊伍穩定和職業發展。
我國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向社會全面開放,并按照要求免費提供政策咨詢、信息發布、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各項基本公共就業服務,而且對求職者沒有年齡上限要求,家政服務人員可按規定免費享受公共就業服務。2010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國發〔2010〕36號),要求各地、各部門做好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工作,明確了對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各項補貼政策,該政策是沒有年齡限制的。符合條件的家政服務人員參加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可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雖然就業培訓政策沒有規定具體的年齡上限,但50歲以上女性家政服務員無法享受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補貼等政策的情況確實存在,因為根據財政部、人社部印發的《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個人申領各類補貼需提供的材料之一是《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企業在職職工申領補貼需提供的材料之一是勞動合同復印件。無論是《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的領取,還是勞動合同的簽訂,都要求勞動者在法定勞動年齡內,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我國現行退休年齡是企業職工男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秳趧雍贤ā返?4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1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按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者只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無論其是否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勞動合同自然終止。女工人年滿50周歲仍繼續就業的,不屬勞動關系,也就難以享受職業培訓和鑒定補貼。
下一步,我們擬就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初步方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將根據社會各方意見作進一步論證,使方案更加科學、更加穩妥、更加符合中國國情。同時,我們將建議有關部門對年滿50周歲、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且仍繼續在家政服務業就業的女性勞動者享受職業培訓、鑒定補貼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推動該群體權益得到更好保障。
感謝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16年8月11日